第五届唐奖得奖名单出炉 四奖项六得主为动荡世局带来安定力量
台北2022年6月22日 /美通社/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COVID-19确诊数已超过5亿3千万;疫情肆虐、生产供应链失调,加上因区域冲突而加剧之粮食与能源价格上涨,全球正经历近十几年未见的通货膨涨,再加上国际政局因素,实无任一国家能置身事外。而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将于明(2023)年试行,美、日、英亦将跟进,全球在2050净零碳排的压力下,该如何因应?甫于6/18~6/21出炉的六位唐奖得主,均奠基提升人类文明与福祉的无私情怀,他们在获奖领域的杰出具体贡献与卓越洞见,能为动荡世局带来新的契机与安定力量。
2022唐奖得主
这届唐奖“永续发展奖”颁发给曾任三届联合国秘书长之特别顾问、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永续发展中心主任、联合国永续发展解决方案网路(SDSN)主席,对于永续发展目标(SDGs)的制订与倡导贡献良多的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杰佛瑞?萨克斯(Jeffrey D. Sachs),唐奖肯定他在跨领域永续科学议题上的主导角色,以及其所创可应用于乡村、国家和全球的多边行动。
萨克斯教授不仅在债务危机、恶性通膨、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减少贫穷…等专业领域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针对全球永续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他更结合全球经济、公共健康、公平正义与永续性等不同面向,提出开创性的跨领域方法,协助永续发展成为一个可被学术研究及评量实践的整合性领域。不论在学术领域、对世界领袖的建言、教育创新和全球永续发展推动与具体实践上,包括促成永续发展目标(SDGs)、对抗人为所导致的气候变迁以及提供各国重要谘询等方面,萨克斯教授均显示其为具备人文关怀、有愿景及具影响力的领导者。
唐奖“生技医药奖”授予成功开发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mRNA疫苗的三位关键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和彼得·库利斯(pieter Cullis),以表彰其发现关键的疫苗学观念和方法,进而成功开发对抗新冠肺炎(COVID-19)之mRNA疫苗。三位得主的突破性发现与创新技术是SARS-COV-2疫苗能被快速开发的关键,卡塔林·卡里科及德鲁·魏斯曼发明了降低mRNA免疫原性的方法、彼得·库利斯开发了脂质奈米颗粒系统,用以传送mRNA疫苗,在全球各地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
三位得主开发的新平台使用经过核苷修饰,可逃脱免疫系统的mRNA,克服了合成mRNA会被先天性免疫系统辨识而引发严重发炎反应的问题,并藉由脂质奈米颗粒的包裹保护,将mRNA有效送入人体细胞,由其自行产生病毒的棘蛋白,进而诱发B细胞产生中和抗体、训练T细胞攻击受感染的细胞等一系列适应性免疫反应。这些技术不仅彻底改变了疫苗学,更是蛋白质疗法的典范转移,正式宣告以RNA为疗法的医学新时代来临。未来还可应用在其他病毒疫苗、个人化精准癌症疫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甚至过敏病...等多重疾病的治疗领域。
唐奖“汉学奖”授予洁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以表彰其精研中国艺术文物之成就。罗森教授视野宏阔,见解精准,为无声之物发声,再现人之所未见;审美观物,传承薪火,赋予华夏古典崭新意义。
不同以往得奖者多集中在文学、历史与思想史领域,着重文字书写,罗森教授则以艺术史与物质文化研究见长,关注考古出土的器物,使人们看见艺术品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丰富汉学内涵。罗森教授专研中国青铜器、玉器,亦对墓葬文化有深刻的洞见,关注层面尤其着重中国与中亚邻国的交流。她近年的研究从马匹贸易切入,考察沿着丝路与欧亚草原诸族的贸易与交流,对丝路的起源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诠释。罗森教授由广阔敏锐的视角,对照西方和中国古代的视觉系统(visual systems),具体证明东西方艺术文化经由欧亚内陆的中介而相互交流,掀开欧亚大陆艺术文化交流史的另一页。
唐奖“法治奖”获奖人为雪柔.颂德丝(Cheryl Saunders)教授,以表彰她在比较宪法的开创性贡献,特别是推动亚太地区的立宪工程。在极为严峻的环境中,颂德丝教授以深厚的学养,引领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立宪方针并提供建言,且数十年来,经由与国内外学者及政治工作者的积极交流、对话、合作,不断拓展比较宪法的疆界。
身为墨尔本大学法学院首位女性正教授,获颁澳洲官佐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及西班牙国立科尔瓦多大学名誉博士,现为墨尔本大学荣誉桂冠教授的颂德丝教授,不但是比较宪法研究的先驱,更是名经世致用的实践者。她主张比较宪法的研究方法应广纳百川,融合全世界的宪法经验,不能只关注欧洲及北美的宪政发展。颂德丝教授与亚太地区及其他地方专家学者网络的合作,让在地学者能一同参与立宪工程,她的足迹遍布斐济、东帝汶、缅甸、斯里兰卡、尼泊尔、菲律宾及不丹等亚洲太平洋国家。透过研究的实践与经验的累积,颂德丝教授了解到,立宪工程最重要是能让国家主导并符合当地状况,如此才能有效的执行。她将比较宪法的方法付诸于实践中,与当地学者及工作者一起组织工作坊及论坛,从在地的观点出发,找出属于该国的重要议题与可行路径,对推动亚太各国的立宪工程贡献良多,也启发了希望透过宪法改革改变社会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