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琳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文揭示了孤独症儿童的皮层下结构的注意调控机制的缺陷
2022年7月6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魏坤琳课题组联合目前在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的博士后赵思家博士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对重复出现的刺激,人脑会逐步减少注意资源的投入,即出现“习惯化“的现象;而对出乎意料的新异刺激,人脑会立刻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资源。这种动态的注意力调节是大脑处理信息的底层机制。孤独症人群对外界刺激的注意力缺陷是其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尤其是对于社会性信息的响应。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大脑皮质的激活模式的差异,而对该人群的皮层下结构的注意力调控却鲜有探讨。蓝斑核是注意调控的最重要的皮层下结构,其通过分布全脑的去甲肾上腺素投射,扮演了注意动态调控的”引擎”的角色。但传统的神经成像手段(例如功能性核磁或者脑电)难以有效地测量体积微小的蓝斑核的活动。
魏坤琳教授课题组的研究生刘雅洁利用实时的瞳孔大小测量来间接测量蓝斑核的活动,并在青岛以琳孤独症儿童学校完成行为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年龄及智商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的瞳孔在单调重复的声音刺激下没有充分变小;而当听到出乎意料的新异声音刺激时,他们的瞳孔没有充分变大。并且,这些异常和孤独症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之间直接相关。因为瞳孔大小可以实时反映蓝斑核的活动强度,这些结果表明蓝斑核为主导的去甲腺上素注意调控在孤独症儿童中出现异常,而这些异常可能和孤独症的发展相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发现的孤独症儿童注意力异常是在不涉及认知任务的情况下发现的,这就意味着孤独症儿童在日常的缺省状态下其注意力调制就异于常人。该研究对孤独症的成因和认知机制有重要的揭示作用,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和教育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牛津大学博士后赵思家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魏坤琳教授和赵思家博士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特别感谢青岛以琳孤独症学校的同学和老师们的热心支持和奉献。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0223-22.2022
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