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一年后,武汉Covid-19患者情况如何?

即使病情不严重,出院患者在被诊断为COVID-19肺炎近1年之后,仍会出现多方面的系统问题

11月23日,发表在《医学前沿》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本文显示,参与研究的COVID-19肺炎出院患者中,有1/3的非危重患者在发病1年后仍存在上述异常症状。56.7%的患者肺功能受损,CT表现异常。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完成题为《新冠肺炎诊断近1年后遗症评估》旨在评估COVID-19肺炎患者诊断后近1年的后遗症。重点关注非危重症患者的康复。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9日至4月1日武汉协和医院和方彩医院出院的120例COVID-19肺炎患者。患者平均年龄51.6±10.8岁,其中非重症104例(86.7%),重症16例(13.3%)。

研究表明,在过去1年随访中,出院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为睡眠困难(52例,43.3%)、呼吸急促(49例,40.8%)、疲劳(43例,35.8%)和关节疼痛(39例,32.5%)。

在肝肾功能方面,仅有少数出院患者出现转氨酶、肌酐指标异常。但由于感染前缺乏检查结果,肝肾功能异常不能完全归因于COVID-19肺炎,需要长期随访研究。

肺功能方面,本研究对97例出院患者进行了胸部CT检查,其中55例(56.7%)出院患者CT显示异常,其中非危重患者47例,重症患者8例肺功能受损。最常见的影像学异常为结节、线状阴影和纤维化,分别占55.7%、47.4%和17.5%。

在mMRC评分≥1的呼吸困难患者中,危重患者明显高于非危重患者。16例危重症患者中得分≥1的12例,占75%。46例(38.3%)非危重患者的数据相同。

此外,30例出院患者出现肺弥散性损伤。这是指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肺泡膜交换的物理扩散过程中的障碍。这一比例在危重患者中为37.5%。

但本文指出,与症状出现6个月后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出院患者双侧肺病变体积明显变小,提示病变可能继续消退。

关于持续性肺弥散障碍和影像学异常的发生,另一位中国学者曾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重症COVID-19肺炎出院患者应探索预防或改善后遗症的策略。严重受损的患者很少,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一年后完全恢复是不可能的。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发病前的健康状态。”


“长期COVID-19”的威胁

COVID-19肺炎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状况也值得关注。

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研究人员发现50例(41.7%)患者有焦虑症状,其中21例更为严重。45例(37.5%)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其中6例较严重。

The first batch of China's COVID-19 patients still cannot fully recover

但重症和非重症COVID-19肺炎出院患者焦虑/抑郁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中国学者此前在《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显示,COVID-19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评估得分也很低。1年后,在随访期间,11%的幸存者的日常活动受到影响,29%经历疼痛和其他不适,26%有焦虑或抑郁。在未感染组,相应的比例分别为6%、5%和5%。

武汉协和医院研究团队在本文中表示,出院患者在过去一年被诊断为COVID-19肺炎后,即使是非重症患者,也出现了多系统问题。提示医生应重视非危重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开展充分的研究,了解病毒感染对健康的影响,预防继发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8月,《柳叶刀》杂志就发表了一篇社论,声称“长covid”(长covid)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挑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长新冠”临床定义,是指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且无法解释清楚的异常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认知功能障碍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胸痛、嗅觉丧失、味觉丧失、肌肉无力、心悸等症状,甚至对肺、心血管、神经系统、心理健康等多个身体部位产生长期影响。

社论指出,随着COVID-19肺炎大流行的持续,持续疲劳、呼吸困难、抑郁等症状可能会影响数百万人(编者:按目前感染人数推算,后遗症患者是千万级别了。),但对这种情况知之甚少。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指导,“长期疫情”会影响人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同时增加医疗负担,加重经济损失。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各国优先发展对“长期COVID-19”的认识、康复和研究,并为“长期COVID-19”收集数据。与此同时,科学界和医学界必须合作探索“长期COVID-19”的机制和发病机制,评估全球和地区疾病负担,了解疫苗如何影响疾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与此同时,卫生保健提供者必须认识和核实“长期COVID-19”对患者的影响,卫生系统需要制定个性化、以患者为导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