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学名小檗碱,berberine)是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它能够对抗微生物病原体,对痢疾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常被用来治疗腹泻。不过,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也证实,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有不错的效果,但其具体机制不清楚。

为此,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领导的研究团队对小檗碱的降糖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小檗碱通过抑制去乙酰化酶SIRT3而促进葡萄糖摄取并抑制糖异生作用。

这篇题为“Berberine promotes glucose uptake and inhibits gluconeogenesis by inhibiting deacetylase SIRT3”的论文于近日发表在《Endocrine》杂志上。鼓楼医院消化内科的张明明和王雷为共同通讯作者。

小檗碱是存在于黄连中的主要生物碱类药效成分。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小檗碱的作用机制涉及到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但其降血糖的机制仍然不大清楚。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评估了小檗碱对去乙酰化酶SIRT3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免疫印迹和代谢监控来评估下游的信号通路以及SIRT3的降糖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小檗碱通过抑制去乙酰化酶SIRT3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AMp积累。他们随后证实,AMp积累激活了AMpK信号通路,并进一步促进了葡萄糖摄取。同时,AMp积累降低了环腺苷酸(cAMp)的水平,并消除了蛋白激酶A(pKA)关键蛋白质靶点的磷酸化。

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安捷伦Seahorse XF细胞代谢分析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实时测定活细胞的两种主要代谢途径——呼吸和糖酵解,为细胞功能研究带来了重要见解。

与此同时,他们还发现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EpCK1)是一种关键的糖异生酶,受到胰高血糖素的调节。小檗碱通过拮抗胰高血糖素而引起明显的pEpCK1泛素化和降解,并伴随着高水平的pEpCK1乙酰化。有趣的是,小檗碱诱导的胰高血糖素抑制与AMpK的活化无关。

研究人员总结道,小檗碱通过抑制SIRT3而促进葡萄糖摄取和抑制糖异生。他们认为对线粒体相关通路的调控有望为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新方法。(生物通 薄荷)

原文检索:

Berberine promotes glucose uptake and inhibits gluconeogenesis by inhibiting deacetylase SIRT3

Endocrine

December 2018, Volume 62, Issue 3, pp 576–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