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新松多可便民核酸采样亭落地上海多个园区&社区
上海2022年7月1日 /美通社/ -- 扫码、领取一次性咬口器、采样、消杀……阳光下,中科新松多可便民核酸采样亭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核酸采样。与其他医护人员完成采样工作不同的是,这里的核酸采样完全由机器人完成。目前中科新松首批多可便民核酸采样亭已经落地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金桥华虹创新园区、徐汇区西岸人工智能大厦和静安区临汾路街道,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后续还将在上海多个区域落地应用。
多可便民核酸采样亭 --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这个占地不足3平米的多可便民核酸采样亭,不仅能遮风挡雨、能够移动,站内更是 "五脏俱全" -- 配置了多可核酸采样机器人、一次性咽拭子、检测试管,此外,还配备了紫外线、消毒液消毒、控温装置等,确保采样亭内不被污染且温度适宜保存采样样本,起到了科学防范的作用。真正做到了环境无菌化、动作柔性化、采样无人化、设备便利化。
随着上海进入梅雨季节,天气闷热又潮湿,防护服又密不透风,长时间的采样工作下,医护人员将面临着体力不支和感染双重风险。中科新松推出最新的抗疫神器 -- 多可核酸采样亭,用机器人代替医护人员实施重复性、有风险的工作,助力常态化核酸采样工作,加快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在多可便民核酸采样亭外,现场排队等候的群众井然有序,期待而又好奇地等待着机器人为自己采样。
图为各核酸采样点民众在体验机器人做核酸采样
视觉识别口腔位置,机械臂将采样棉签伸入口中,转动采样。其后机械臂对准试管插入棉签,剪断采样棉签入试管,最后封装。一套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后采样完成,紧接着,消毒喷雾口对咬口器位置和夹取咽拭子部分及剪刀位置进行消杀,整套流程下来不到35秒。轻柔的动作、规范的消杀流程消除了大家对机器人做核酸采样的顾虑,大家在对这个新奇的核酸采样机器人充满好奇之后,更是对它啧啧称道。
多可便民核酸采样亭 -- 多重技术构建安全有效采样
与传统的人工采样对比,使用协作机器人进行核酸采样需要多种技术协同配合,经过不断地优化迭代,中科新松成功解决了采样定位和采样的力度等问题。
针对采样定位的问题,中科新松的选择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精度的补偿。所搭载的多可协作机器人,其末端配备了视觉模块,通过对大量口腔图像进行数据采集和模型训练,结合自研智能识别算法,实现了口腔状态判别、取样部位定位等功能,从而辅助协作机器人准确完成咽拭子取样。
同样,在采样力度上,中科新松通过搭配高精度力传感器与自适应力控算法,在整个采样过程中实时调整采样拭子与人体采样部位接触力,在保证整个口腔内部采样过程安全性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采样舒适性。
在消杀上,做到全流程无人自动消杀,针对采样亭外采样口处,每次采样完成后,由咬口器上方的喷雾口用75%酒精进行喷雾消杀;针对设备内部机器人夹取咽拭子部分及剪刀位置,每次采样完成之后采用过氧化氢进行自动消杀。此外,在设备空闲的时候,采样亭内部通过紫外线定时进行消杀。通过这样高标准高可靠性的闭环消杀动作,确保被采样人员和采集样本的安全。
此外,在与人的交互上,中科新松多可核酸采样机器人与检测者不接触、确保交互安全化;多可核酸采样亭专门配置了轻柔的提示语音,指导大家如何一步步完成核酸采样,保证交互人性化。
中科新松多可便民核酸采样亭背后的研发故事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核酸检测逐渐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国家也陆续出台着各类便民政策,各地政府正着力加快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
中科新松位于上海,在上海3月底封闭管理后,公司坚持"封闭生产不断供",只为让更多生产企业通过使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设备对抗疫情带来的影响。中科新松本身具备协作机器人和视觉技术研发和生产优势,而协作机器人是与人手最相近的形式,为什么不能让协作机器人来替代采样人员,让采样的速度、难度大大降低呢。说干就干,中科新松迅速组建核酸采样机器人研发小组,十多位研发同事封闭在厂,在经历了20多个日日夜夜后,最终完成了这款核酸采样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期间,采购部、物流部等部门在疫情期间各种不便的情况下也凑齐了核酸采样机器人需要的各种零部件。在核酸采样机器人完成后,又做了数千次的采样测试,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技术优化,也进行了多次迭代更新,把产品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大家。
中科新松作为协作机器人的行业启创者,一直以来以 "引领协作机器人发展"为己任。在本次的抗疫硬仗中,中科新松挺身而出,推出的多可便民核酸采样亭产品,走到了"千万平民百姓"的身旁,让技术真正为人民服务。中科新松始终践行着一个高科技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让科技助力抗疫,让协作机器人成为人类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