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由先天因素或遗传因素引起,是一组异质性的临床病症,导致患者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上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等疾病。目前已知有450多种pID,但及时准确的诊断仍然是一个挑战。

西澳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新颖的靶向扩增子新一代测序基因组合,能够有效地诊断更常见的pID类型,也就是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携带相同变异的家族成员在早期诊断出疾病,并选择更好的疗法。

这项成果于近日发表在《The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杂志上。通讯作者、西澳大学医学院的Lloyd J. D"Orsogna博士表示:“基因检测的成本比较高,而且主要针对单个或少量基因进行DNA测序。因此,许多pID患者的遗传诊断受到限制。”

“遗传技术在不断进步,这使得检测同一个体的多个基因变得经济。因此,我们可鉴定导致患者频繁感染的特定基因。更早期、更准确的诊断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预防并发症,”D"Orsogna博士谈道。

这项研究招募了22名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患者。研究人员采集DNA样本后,利用含有120个免疫基因的新一代测序基因组合(panel)进行测序。数据分析鉴定出130个遗传变异。他们又通过文献回顾、功能分析和家族研究评估了之前未与CVID关联的新变异的致病性。

研究人员在其中6名患者(27%)中发现了可能的致病变异。在另外4名(18%)患者中,他们发现了意义不明确的变异(VOUS)。VOUS是指现阶段临床意义尚不清楚但可能导致疾病的遗传变异。总的来说,研究人员能够从近一半患者中鉴定出遗传异常。所有检测到的变异都通过Sanger测序得到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发现一名患者的AICDA基因中携带一种新的变异,而这种变异是以往从未报道过的。她的儿子也被确诊为CVID,并且也遗传了同样的突变。流式细胞术分析证实这两名患者缺乏记忆B细胞。这种细胞表型与AICDA功能受损一致。

另一名患者则携带ICOS基因中的致病变异,该变异与免疫缺陷和免疫应答有关。此外,他们在另一名患者的BAFF-R基因中检测到遗传变异,该变异增强了B细胞的存活率,不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证实它是致病性的。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基因诊断可以让患者选择靶向治疗策略。它们还可以为CVID确诊患者的家属提供早期干预。比如,携带AICDA变异的患者的儿子在组建家庭之前被转诊到遗传咨询。

“我希望基因组医学的新时代能够实现更早期、更准确的诊断,从而为所有人带来更好的治疗和结局,”D"Orsogna博士说。

原文检索

A Novel Targeted Amplicon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Gene panel for the Diagnosis of 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Has a High Diagnostic Yield

DOI: https://doi.org/10.1016/j.jmoldx.202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