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如何能在熟悉的物体变得模糊时仍然感知它们?
物体的外观经常会改变。例如,在昏暗的夜晚或雾中,物体的对比度降低,使其难以区分。然而,在反复遇到特定物体后,即使它们变得模糊,大脑也能识别它们。导致人们感知低对比度熟悉物体的确切机制仍然未知。
初级视觉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 V1)是大脑皮层处理基本视觉信息的区域,视觉反应被认为直接反映了外部输入的强度。因此,高对比度的视觉刺激引起强烈的反应,反之亦然。
在本研究中,Rie Kimura和Yumiko Yoshimura发现,在大鼠中,在重复经历后,优先响应低对比度刺激的V1神经元数量增加。在这些神经元中,低对比度的视觉刺激诱发更强的反应,而高对比度的视觉刺激诱发更弱的反应。当老鼠正确地感知低对比度熟悉物体时,这些偏好低对比度的神经元表现出更明显的活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首次报道,V1中的低对比度偏好以依赖经验的方式得到强化,能够很好地代表低对比度的视觉信息。这种机制可能有助于感知熟悉的物体,即使它们是模糊的。
木村说:“这种灵活的信息表达方式可以使人们对熟悉的物体产生一致的感知,不管它们之间有什么对比。”“我们大脑的灵活性使我们的感觉有效,尽管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复制人类的感觉,不仅包括目前普遍认为的高对比度偏好神经元,还包括这项研究的主要焦点低对比度偏好神经元。”
文章标题The contribution of low contrast–preferring neurons to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in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after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