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图像:成年期肝脏ILC1s通过干扰素-γ依赖环原位发育

中国科技大学(USTC)的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CAS)与Aix Marseille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发现造血祖细胞具有向1型先天淋巴细胞(ILC1s)的分化潜能。在成人肝脏中,解剖了调节机制这种细胞分化的过程,揭示了导致组织驻留淋巴细胞发育的途径。这项研究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随着人体的发育,造血作用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出生后,骨髓(BM)一直被认为是免疫细胞发育的主要造血器官。

然而,之前的一项研究提出,肝脏自然杀伤细胞(liver natural killer, NK)保留在成人肝脏内,不经肝脏血液循环,这与传统的NK (cNK)细胞不同。定居在肝脏的NK细胞,也被称为肝脏ILC1s,被认为是三个先天淋巴细胞亚群之一。

随后,中国科技大学的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证明这些细胞的功能特征和分化机制。然而,ILC1s的起源和发展至今仍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肝脏内的ILC1s是否可以在成年期由局部造血祖细胞发育而来,因为骨髓造血不是其主要来源。

通过比较胎儿肝、成年肝、骨髓和外周血造血祖细胞,研究人员发现成年小鼠肝脏中含有Lin–Sca-1+Mac-1+(LSM)细胞,如胚胎肝脏中的造血干细胞(HSCs),频率明显更高。将纯化的LSM细胞从成年肝脏转移到亚致死辐照小鼠的实验表明,LSM细胞具有多种造血谱系的发育潜力,并通过作用于LSM细胞的局部祖细胞,在受体肝脏中优先分化为ILC1s。

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干扰素-γ (IFN-γ)在调节ILC1s发育中的作用。成熟肝脏ILC1s产生的IFN-γ通过形成肝脏LSM细胞促进自身发育,而IFN-γ信号的缺失对ILC1s的扩张产生负面影响,而对cNK细胞则没有影响。

这些发现为与胚胎肝源性造血祖细胞分化的成体肝脏ILC1s的局部发育提供了证据,该细胞受到自身产生的IFN-γ的正向调控。这项研究揭示了导致先天淋巴样细胞髓外发育的途径,为肝脏内独特的区域免疫特征提供了解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