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团队揭示抗癌中药的秘密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英国John Innes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四月八日的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传统中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生产抗癌化合物的分子机制。
黄芩是一种古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燥湿等功效。科学家们在细胞实验中发现,这种植物根部的黄酮类化合物不仅可以起到抗病毒和抗氧化的效果,还能在不影响健康细胞的同时杀死人类癌细胞。这些黄酮能够在动物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有望成为新的癌症治疗药物。
人们对黄酮类化合物并不陌生。但黄芩根部的黄酮(例如汉黄芩素和黄芩苷)比较特别,它们的化学结构缺失了一个羟基。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这些物质是如何形成的。“许多黄酮类化合物以柚皮素作为基础材料。然而柚皮素上面带有羟基,又没有什么酶能去除这个羟基生成黄芩根部的黄酮,”文章通讯作者Cathie Martin教授解释道。
Cathie和中国研究者们推测,黄芩的根部特异性黄酮(RSF)是通过另一条生化通路形成的。他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证实有一种酶能用白杨黄素生成RSF。“我们相信这个生物合成通路是最近在黄芩根部演化出来的,与黄芩叶和花的经典生产通路分开,专门生产白杨黄素及其衍生黄酮,”Martin教授说。“理解这一通路可以帮助我们大量生产这些特殊的黄酮,进一步挖掘它们的医疗潜力。”
近年来传统中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阐明了中药厚朴保护心脏的具体机制。和厚朴酚(honokol)是从厚朴中分离得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芝加哥大学的科学们发现,这种物质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以防止心脏肥大。研究显示,和厚朴酚激活了一种关键的保护性蛋白——SIRT3。SIRT3与延缓衰老、抵抗压力和代谢调控有关,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更多详细信息参见:Nature子刊揭开中药的神秘机制)
杠柳产于我国北部以及长江流域各省区,其干燥根皮又名北五加皮或香加皮等,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作用。杠柳的有效成分杠柳苷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活性,佐证了杠柳在祛风湿、强筋骨等方面的作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完成了杠柳苷的首次全合成。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杠柳苷的免疫抑制机理和开发免疫抑制类药物打下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更多详细信息参见:中科院学者Nature子刊发表中药免疫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Aging 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可以利用中草药石菖蒲来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他们证实石菖蒲提取物和它的活性成分细辛脑(asarones)可以促进神经祖细胞增殖。这些细胞对神经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多详细信息参见:裴钢院士新文章:用中药来治疗老年痴呆)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A specialized flavone biosynthetic pathway has evolved in the medicinal plant, Scutellaria baical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