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影响全世界2.64亿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精神疾病。抑郁症是全球残疾的主要原因,其中一些机制仍不清楚。了解其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巴斯德研究所、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和法国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科学家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表明肠道细菌群落的不平衡会导致某些代谢物的减少,从而导致抑郁样的行为。这些发现表明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有助于正常的大脑功能,发表在2020年12月11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肠道中的细菌群被称为肠道微生物群,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菌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宿主和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具有互利交互作用的系统的极好例子。最近的观察还揭示了情绪障碍和肠道微生物群受损之间的联系。巴斯德研究所、CNRS和Inserm的科学家联合会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与氟西汀(一种常用于抗抑郁剂的分子)疗效之间的相关性。

肠道微生物群在大脑功能和情绪调节中发挥作用

通过动物模型,科学家们最近发现,慢性应激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会导致类似抑郁的行为,特别是导致血液和大脑中脂质代谢产物(代谢产生的小分子)减少。

这些脂质代谢物,被称为内源性大麻素(或内大麻素类),负责协调体内的一个通讯系统,这一系统被代谢物的减少严重阻碍。

内源性大麻素与受体结合,后者也是大麻中最广为人知的活性成分THC的主要靶点。科学家们发现,海马(大脑中参与记忆和情绪形成的关键区域)缺乏内源性大麻素会导致类似抑郁的行为。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健康动物和有情绪障碍的动物的微生物群得到了这些结果。正如巴斯德研究所感知和记忆部门负责人、该研究的联合通讯作者pierre Marie Lledo解释:“令人惊讶的是,简单地将微生物群从有情绪障碍的动物转移到健康状况良好的动物身上,就足以引起生物化学变化,并导致后者出现类似抑郁的行为。”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在有情绪障碍的动物身上显著减少的细菌种类。他们随后证明,用同样的细菌进行口服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的脂质衍生物水平,从而减轻抑郁样行为。因此,这些细菌可以作为抗抑郁剂。这种疗法被称为“心理生物疗法”。

“这一发现显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在正常大脑功能中所起的作用,”微环境和免疫单元的负责人、该研究的联合通讯作者Gérard Eberl继续说道。如果肠道细菌群落失衡,一些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的脂类就会消失,鼓励抑郁样行为的出现。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使用特定的细菌可能是恢复健康微生物群和更有效地治疗情绪障碍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法。

原文检索:Effect of gut microbiota on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mice is mediated by the endocannabinoid system

(生物通: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