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伊利诺伊大学,丹格博打开一个柜子,拉出一个装满透明明胶胶囊的塑料盒子。在每个编号的胶囊内部是一个微小的化石 - 有些是如此之小,它们可以与芥菜籽的小尺寸相媲美。

很难想象任何人都能够将这些斑点识别为化石,更不用说将它们与一个与我们自己截然不同的古老世界联系起来,而与我们有很大关系 - 或者我们的进化。

近500个手指和脚趾骨骼属于微小的早期灵长类动物 - 大约是老鼠的一半大小。在大约4500万年前的始新世中期,他们住在树冠上,在现在的中国热带雨林中以水果和昆虫为食。

Gebo及其同事的一项新研究详细描述了化石趾骨,该研究于今年秋季在线发表于人类进化杂志上。

这些标本代表了9种不同的灵长类分类和多达25种,其中包括许多归因于Eosimias的化石,这是迄今已知的第一个类人猿,还有三个化石归因于一种新的更先进的类人猿。类人猿谱系后来包括猴子,猿和人类。

“这些化石非常小,但就数量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化石灵长类手指和脚趾标本组合,”Gebo说,他是NIU人类学和生物学教授,专门从事灵长类解剖学的研究。

所有的手指和脚趾化石都意味着树栖的灵长类动物,双手和双脚都有抓握的数字。许多较小的化石长度在1至2毫米之间,动物的全身体积范围为10至1,000克(0.35至35.3盎司)。

“这项新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证明早期类人猿是微小的生物,是小鼠的体型还是更小的,”格博说。“它还增加了指向亚洲作为灵长类动物进化的最初大陆的证据。虽然猿和化石人类确实来自非洲,但他们的祖先来自亚洲。”

这些新描述的化石最初来自中国江苏省上黄村附近的一个商业采石场,位于上海以西约100英里处。近几十年来,上黄已成为古生物学家中的知名人士。

“上黄真是一个惊人的多样化石灵性地区,在始新世无与伦比,”格博说。“由于没有现有的灵长类动物群体显示出这种体型分布,上黄灵长类动物群强调过去的生态系统往往与我们今天熟悉的生态系统截然不同。”

共同作者,堪萨斯大学劳伦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克里斯托弗·比尔德(Christopher Beard)表示,采石场的石灰石属于三叠纪时期 - 从恐龙时代开始,大约有2.2亿人几年前。由于随后的侵蚀阶段,在恐龙灭绝之后,石灰岩形成了大型裂缝,其中含有可追溯到中始新世的富含化石的沉积物。

20世纪90年代初,从裂缝中收集了10多吨含化石基质,并运往北京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研究所和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在那里,基质被洗涤和筛选,产生来自古代哺乳动物的化石骨骼和牙齿,其中许多仍有待鉴定。

“由于采石场的商业开发,上黄的含化石裂缝填充物已经枯竭,”比尔德说。“所以,我们现在拥有的化石就是从这个地方找到的所有化石。”

格博最初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招募来引领上黄的灵长类动物肢体和踝骨的研究。这导致了2000年出版的两本出版物,当时他和同事们首次宣布从同一地点发现了4500万年前的拇指长度灵长类动物,这是有史以来最小的灵长类动物。识别身体部位的工作也有助于巩固Eosimias的地位,首先由Beard根据现场发现的下颚碎片确定,作为一种非常原始的类人猿,位于我们沿袭的进化过去的最初阶段。

近年来,格博在卡内基博物馆和堪萨斯大学发现了​​另外的标本,从上黄的各种元素中筛选出来。他将微妙而微小的手指和脚趾化石带到NIU,用传统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进行研究。

持续数千年的化石可能很小但仍有故事可讲。“我们实际上可以通过手指和脚趾的形状识别不同类型的灵长类动物,”格博说。

灵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其特征是具有更大的大脑,抓住手和脚,而不是爪子和位于头骨前部的眼睛。活的prosimians,或活着的低级灵长类动物,包括狐猴和眼镜猴,并有更广泛的指尖。相比之下,大多数活的类人猿,也被称为高级灵长类动物,指尖狭窄。

Gebo说,来自未命名的先进类人猿的化石很窄。

“这些是最早已知的那些狭窄的手指和脚趾的例子,它们是类人猿进化的关键,”他补充说。“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地方发生了进化,从更宽的手指或脚趾尖端到更狭窄。”

与全球其他具有大型和小型灵长类动物的史前森林不同,上黄的化石记录在几乎没有大型生物的情况下是独一无二的。

Gebo说,不寻常的尺寸分布可能是采样偏差的结果。由于影响化石保存的过程,研究人员可能会错过较大的灵长类动物,并且出于类似的原因,其他始新世地区的科学家可能会错过小型动物群。

“上黄的许多化石标本显示出掠食性鸟类部分消化的证据,这些鸟类可能专门捕食上原上常见的小型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哺乳动物,从而解释了那里对小型化石物种的明显偏见,”胡子添加。

在上黄发现的一些灵长类化石可以在其他国家找到。例如,在缅甸已经找到了伊西米亚斯化石。但由于存在更先进的类人猿和灵长类动物的多样性,上黄脱颖而出。

“除了上黄外,你没有在一个地方找到所有这些化石灵长类动物,”格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