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cavenger receptor-C acts as a receptor for Bacillus thuringiensis 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 Vip3Aa and mediates the internalization of Vip3Aa via endocytosis”的文章,首次揭示清道夫C型受体Sf-SR-C是第二代杀虫蛋白Vip3A的特异受体,这项研究在Vip3A杀虫机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4日的pLOS pathoge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蔡峻教授,第一作者为姜昆。

清道夫受体是一类清除细胞膜表面异源分子的特殊受体,通过激发内吞将异源分子内化进入细胞,然后在溶酶体的作用下将其降解。但Sf-SR-C仅存在于昆虫,这也从分子水平解释了Vip3A杀虫的特异性和作为生物杀虫剂对人畜等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

此外,研究还发现Vip3A能够通过Sf-SR-C激发的内吞作用进入胞内,并且其毒力与内吞作用正相关,表明Sf-SR-C激发的内吞作用不但没有起到防御Vip3A的作用,反而成为Vip3A“将计就计”,发挥其毒力的关键环节。

该研究结果为生物农药的理性设计提供了依据,将显著地促进Vip3A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对于病原物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原文标题:

Scavenger receptor-C acts as a receptor for Bacillus thuringiensis 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 Vip3Aa and mediates the internalization of Vip3Aa via endocytosis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0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