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最新文章:“癌中之王”个体化化疗新突破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虽然目前其化疗敏感性与有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缺乏实用而简便的个体化选择指标,临床医生更多根据经验和用药习惯来选择用药。这种盲目的用药方式使得很多胰腺癌患者在治疗之初就出现疾病快速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教授领衔的一项研究证实通过超声内镜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可以区别预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AG)以及其他含吉西他滨方案的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该研究在线发表于外科学排名第一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
胰腺癌丰富的间质是其化疗敏感性差的原因之一。间质影响了化疗药物的运输和弥散,明确胰腺癌间质比例可能有助于胰腺癌化疗疗效预测和方案选择。胰腺癌术后患者可以通过病理切片分析获知间质比例,但对于非手术患者而言,细针穿刺获得的少量标本并不足以准确分析间质比例。胰腺癌间质的主要成分是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越多,肿瘤相对越硬。超声内镜弹性应变率比值SR可以反映胰腺肿瘤的硬度。
虞先濬团队首先在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中证实了SR和术后病理切片中的间质比例呈正相关,并且可以预测预后。高SR患者预后较低SR患者差,SR是可切除胰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其次,虞先濬团队分析了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中超声内镜弹性应变率比值SR的预后价值,令人惊讶的是其并不与预后相关。考虑到肿瘤的预后和肿瘤本身及治疗方案密切相关,虞先濬团队根据化疗方案进行了分层分析,发现含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这一具有去间质化功能药物的AG方案中,SR高的患者预后较SR低的患者好;而对于其他不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基于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SR低的患者效果较好。因此,可以推论,在高SR的患者中,可以选择更加有效的AG方案,而在低SR的患者,AG方案较其他含吉西他滨方案并不具有优势。
超声内镜弹性应变率比值SR和胰腺癌间质比例及预后相关
这项研究为胰腺癌患者的个体化化疗选择提供了新的依据。虞先濬团队填补了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在预后预测和治疗选择中的空白,该无创方法已在临床常规应用,可以指导实施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精准个体化化疗。同时,其在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选择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效的个体化新辅助化疗可以降期降级,并提高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进而提高胰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上海市英才扬帆计划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