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报道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发现了两个单纯疱疹病毒-1 (HSV-1) microRNAs (miRNAs),并揭示出了它们的特性与功能。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广州医科大学的周国瑛(Guoying Zhou)教授,及美国芝加哥大学微生物、分子基因生物学系和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终身教授Bernard Roizman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周国瑛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疱疹病毒感染与免疫的基础理论领域研究,主持病毒性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的转化研究,及在中国进行1.1类新药开发。

HSV-1是人类常见的病原体,人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HSV-1是通过传播者的感染组织与未感染者接触进行传播。病灶小,外表症状轻微或不明显是HSV-1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为了实现成功地传播,HSV必须控制它的复制及在感染细胞和未感染细胞之间的传播。

SmartRNAplex™ miRNA-基于流式平台进行多重miRNA检测新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鉴别出了两种HSV-1 miRNAs,将之命名为“miR-H28”和“miR-H29”,并确定了它们的特性和功能。他们证实两种miRNAs都是在有效感染的晚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已生成病毒DNA和蛋白质之时发生累积。他们发现在感染之前于人类细胞中异位表达miRNA模拟物(mimics),可减少病毒mRNAs和蛋白质累积,缩小病毒斑的大小,以极低的病毒感染复制数降低了病毒量。

研究人员采用两种方式检测了这些miRNA模拟物的特异性。首先,他们证实异位表达种子序列有突变的miRNA模拟物是无效的。然后,在一些相似的测试中他们证实在有效感染早期生成这两种病毒miRNAs也没有影响。miR-H28和miR-H29均从感染细胞输出到了外泌体(exosome)中。值得注意地是,在包含潜伏病毒的小鼠神经节中缺乏miR-H28和miR-H29,但它们却在病毒诱导重新激活的神经节中发生了累积。

这些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HSV是通过供体的感染组织与受体的未感染组织发生身体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由此可以推测出原发或复发病损缩小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重激活潜伏病毒量减少可以降低逆向转运至中枢神经系统的风险,但不会干扰顺向转运到初发感染部位或附近的部位。

miRNA是指一组由多细胞生物产生的小片段非编码RNA,是真核生物基因调控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有研究者在病毒中也同样发生编码产生的miRNA,可通过RNA干扰途径参与调节感染过程以及促进癌症的发生。

2010年来自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武汉病毒所肿瘤病毒研究组等处的科学家们,揭示了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编码一种microRNA经NF-kB来控制病毒复制过程。结果表明在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复制过程中,miRNA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延伸阅读:武汉病毒所《NatureCellBiology》microRNA与病毒复制机制)。

2015年1月,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在乙肝病毒相关肝癌中Hnf4α/miR-122信号轴表达下调促进了潜在致癌蛋白GALNT10的活性。这一研究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JBC)上(延伸阅读:复旦大学新研究论文解析抑癌miRNA)。

2015年7月,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在鼻咽癌中EB病毒(EBV)编码的microRNA BART1通过调控pTEN依赖的信号通路诱导了肿瘤转移。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延伸阅读:南方医科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新文章)。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miR-H28 and miR-H29 expressed late in productive infection are exported and restrict HSV-1 replication and spread in recipient cells

We report on the properties and function of two herpes simplex virus-1 (HSV-1) microRNAs (miRNAs) designated “miR-H28” and “miR-H29.” Both miRNAs accumulate late in productive infection at a time when, for the most part, viral DNA and proteins have been made. Ectopic expression of miRNA mimics in human cells before infection reduced the accumulation of viral mRNAs and proteins, reduced plaque sizes, and at vey low multiplicities of infection reduced viral yields. The specificity of the miRNA mimics was tested in two ways……

作者简介:

周国瑛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微生物系副教授,广州赛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广州医科大学中法Hoffmann免疫研究所pI,特聘教授,广州呼吸病国家重点实验室pI,博士生导师。广东省药学会生物工程制药工艺和设施专题组副组长。

周国瑛博士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初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微生物系,师从世界疱疹病毒研究之父Bernard Roizman院士,在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病毒潜伏与激活研究以及利用疱疹病毒进行治疗性肿瘤疫苗的转化研究领域潜心研究达14年,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和认可,相关研究成果在proc Natl Acad Sci U S A上发表近10篇; J Virol和Mbio等行业顶尖杂志上发表12篇,申报及获得美国发明专利6项。周博士在世界上首次证明HSV可以人为改变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途径,该研究被国际同行称为HSV靶向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奠基石;之后申请人的研究又扩展到不同的癌细胞受体,2006年首次在世界上成功报道改变HSV天然的细胞入侵途径,使之只识脑癌细胞受体。她多次被J Virol 和proc Natl Acad Sci U S A.杂志邀请审稿,2010年至今在美国主持和参与多项溶瘤病毒治疗肿瘤和病毒潜伏机制研究等NIH相关研究课题,共计资助额度1268万美元。2013年10月正式全职回国,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目前除了继续在疱疹病毒感染与免疫的基础理论领域研究外,主持病毒性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的转化研究,在中国进行1.1类新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