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科技奖:胡建英-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的影响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5项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授予7名外籍科技专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15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和评审通过项目总数也进一步减少,较2011年减少21%。进步奖减少近100项,减幅近35%。
其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北京大学完成,主要完成人包括胡建英,万祎,张照斌,常红。
项目介绍:
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 能够在极低浓度干扰内分泌系统而导致繁殖发育异常,因此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需要全球合作应对的环境问题。但由于EDCs种类繁多、毒作用机制复杂,EDCs与野生生物健康损伤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成为国际环境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该项目以野生生物健康危害成因解析为主线,系统研究了典型EDCs的检测方法、环境行为和低浓度长期暴露下的生态毒理效应等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发现点如下:
1、建立了将荧光偏振法、酵母双杂交法等生物测试方法与结构效应预测模型相结合的EDCs筛选方法,发现了雌激素、壬基酚、双酚A和有机锡等具有较强雌激素受体激动或拮抗作用; 发展了复杂环境和生物样品中富集和纯化痕量典型EDCs的前处理技术,建立了相应的高灵敏、高特异性色谱质谱检测技术,为深入研究EDCs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2、发现了多种天然和人工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揭示了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皮质醇激素和糖皮质醇五大类类固醇激素及壬基酚、双酚A等在我国水环境中的污染特征,及其在城市污水和饮用水处理工艺中转化行为。
3、建立了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渤海湾食物网结构,揭示了壬基酚、有机锡等典型EDCs的食物网传递行为,构建了生物放大性预测模型;研究了有机锡等EDCs的毒代动力学,揭示了野生鱼类的母子传递现象;建立了环境浓度下的鱼类繁殖/发育毒性的生态效应研究方法。通过上述"食物链传递"、"母子传递"和"生态毒理效应"三个关键环节的关联研究,形成了EDCs低浓度长期暴露下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体系。
4、发现了长江野生中华鲟幼鱼畸形,并通过发展鱼卵显微注射的环境毒理学研究新方法,证明了三苯基锡是导致野生中华鲟畸变的主要物质,为EDCs污染与生态毒理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案例,为中华鲟物种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这一项目建立了复杂环境介质中痕量EDCs检测方法,揭示了典型EDCs在我国若干主要流域水体中的污染特征和行为,建立了基于食物网传递和母子传递的典型EDCs低浓度长期暴露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体系,弄清了长江野生中华鲟致畸的环境成因,为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了良好案例,推动了环境学科的发展。 成果发表90余篇SCI论文,包括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和环境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刊物EnironSciTechnol发表2篇和35篇;8篇代表论文平均影响因子6.33, SCI他引463次,总引用530次;20篇核心论文平均影响因子5.58,SCI他引935次,总他引1075次。2位完成人列环境/生态领域ESI引文国际排名前1%,分别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成果被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和OECD的EDCs测试综述文件草案引用。有关三苯基锡的低剂量长期暴露致野生中华鲟畸形的研究成果作为亮点论文发表在pNAS,被Science的ScienceNOW专栏、Nature China等评述;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2011年度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MENZI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l Award"奖(迄今中国唯一),获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相关研究进展:
2015年,胡建英教授研究组发现,孕妇体内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可能与流产有关。通过测定发生自然流产和非自然流产孕妇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发现发生自然流产的孕妇尿液中浓度更高。
这项成果公布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杂志上,引起广泛关注。ACS进行报道,接着Medicalresearch.com采访了胡建英教授,并在2015年9月4日发布了采访报道。此外,Fitpregnancy.com 网站也对此研究做了进一步报道。
杰青最新pNAS文章
来自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研究人员证明了一种名为TpT的含锡有机物可以进入鲟的卵,而且造成了眼畸形和骨骼缺损。TpT很可能是造成中华鲟的畸形的原因,而且可能影响了这一物种的迅速衰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野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一种渗透到这种鲟的栖息地的涂料化学物质造成的。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明了一种名为TpT的含锡有机物可以进入鲟的卵,而且造成了眼畸形和骨骼缺损。这组科学家发现,雌性鲟可以把TpT转移到它们的卵中,其浓度对在长江受精或孵化的幼鱼造成了显著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从长江中捕获的7.5%的中华鲟幼鱼有眼或骨骼畸形。在实验中让中华鲟和西伯利亚鲟(A. baerii)接触较高TpT浓度导致了畸形发生的增加,畸形发生率符合在接触类似浓度的该化合物的野生种群中见到的发生率。然而,接触了类似于在中华鲟卵中发现的含锡有机物的西伯利亚鲟卵并没有导致显著数量的畸形。研究人员提出,TpT很可能是见于中华鲟的畸形的原因,而且可能影响了这一物种的迅速衰退。
(生物通)